1、盡量減少與外界的聯系。作用在秤體上的外部重量須保持恒定,以減少外力對秤體的影響;
2、進給速度應快,因此在進給過程中須保持下料的平滑性。對于流動性較差的材料,為了防范橋接,較好的解決方案是在料倉中添加活化料斗或機械混合,但不能一直進行振動和混合。較佳解決方案是保持振動和混合與進料過程一致,即與進料閥的啟動和停止保持相同的步驟;
3、上部和下部軟連接應輕而軟,以避免上部和下部設備對失重秤的干擾。當前,較理想的材料是光滑柔軟的絲綢面料;
4、料倉和計量料斗之間的連接距離越短越好。格外是對于那些附著力強的材料,進料倉和計量料斗之間的連接距離越長,附著在管壁上的材料就越多。當管壁上的材料附著到一定程度時,一旦掉落,對失重配料秤將是相當大的干擾;
5、秤臺須牢靠固定。傳感器是一個彈性變形元件,外部振動會干擾它。經驗表明,使用失重秤較為忌諱的是環境振動的影響;
6、環境中不應有氣流,因為所選傳感器對增加稱重精度相當敏感,因此部分風或草均會干擾傳感器;
7、應適當設置進給延遲時間。設置的指導原則是保障每個材料都落在秤上,設置時間越短越好。據說失重配料秤在喂食延遲時間內處于靜態控制之下,因此時間越短越好。這個時間也可以通過觀察獲得。在調試期間,可以先將延遲時間設置得越長。每次喂食后,觀察秤體上的總重量能穩定多久而不會波動(不會變大)(秤體上總重量穩定下降)。此時是適當的進給延遲時間。
8、應適當設置失重秤的進料下限和上限。指導原則是料斗中物料的堆積密度在兩個數量之間基本相同。這可以通過觀察變頻器的頻率變化來獲得。當料斗中物料的堆積密度基本相同時,變頻器的頻率基本上變化不大。適當設置進料下限和上限可以增加進料過程中的控制精度,因為在進料過程期間失重秤處于靜態控制之下。如果在饋電前后變頻器的頻率能夠基本保持不變,那么饋電過程中的測量精度基本得到保持。
上一條: 臥式攪拌機的操控注意要領
下一條: 螺旋給料機產生異常的處理技術參考